北野武的小酒馆 北野武 21 个笔记 阅读周期:

  • 阅读时长:2 小时
  • 开始时间:2022/3/6 18:13:43
  • 结束时间:2022/3/10 21:48:01

第一章 生死的问题

我明白过来,人死了只意味着不复存在。既没有什么天堂,也没有什么地狱。再就是,死人会非常简单地消失于活人的记忆中。话说回来,朋友死了,心里肯定会觉得悲伤。但是说到底,心头也只会浮起“哎,他死了啊”,这么单纯的一种想法。就算再悲伤再悲伤,就算一连三天夜夜流泪到天明,到了第四天泪水也会干掉的。不论你对逝去的故人有多怀念,活着的人都生活在一个与死者毫无关系的世界里。面对如此肃杀的现实,我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第二章 教育的问题

父亲应该成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块绊脚石。父亲不应该畏惧被自己的孩子憎恨。


可是,此后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过上了比以前富足的生活。再也不用为了吃饭发愁,汽车啦彩电啦,这些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现在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孩子们缠着大人要的小玩具,基本上也都买得起了。就因为这个,人们产生了“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这样的错觉吧。可是,这种看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现在和过去,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确切地说,应该是“如果你努力,有些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实现不了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多了去了。


我小的时候,那真是要啥没啥。想要的东西不给买,那是当然的。然而正因如此,每当我得到什么东西时,就会感到一种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快乐。要说我小时候感到的幸福,其实就是由这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渴望及实现之后的喜悦构成的。而现在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现在的成年人,都喜欢说这种痴人说梦式的废话。孩子怎么可能都是优秀的?说得残酷一点,笨孩子就是笨孩子。跑不快的孩子就是跑不快,你比如棒球吧,不管有多喜欢,不管练得多卖力,打不好的孩子就是打不好。这种事情明摆着谁都知道,可有的大人呢,说什么“只要你认真了,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说这种瞎话他们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高考也好,进入社会后的竞争也好,在未来等待着孩子们的明明是毫不容情的淘汰赛。明明是必须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搏斗,嘴上却说什么“谁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且说归说,对于那些被社会淘汰掉的人,谁都不会表示出半点同情。其实,就应该让孩子们比出个胜负输赢来。对于因输掉比赛而哭鼻子的孩子,也可以用“不过,你在数学上不输给别人呀”这样的话去安慰。如果将谁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作为前提,那结论就只能是你的努力还不够了。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任何才能,那至少你应该培养他有一颗坚韧的心,这样在他今后走上社会时哪怕被现实整得一塌糊涂、遍体鳞伤,他照样还能活下去。我们不应该畏惧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让孩子受伤害,让他走投无路最后只得放弃,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好。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努力。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那就只有放弃。这就是现实,应该从小就把这样的教育注入孩子的骨髓里去。这就是身为人父的责任。


爹妈应该怎样来批评孩子,我基本上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都理解不了。对待孩子,就应该用打。孩子也是人,也有他的人权,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就是生气的时候也应该好好地和他说。好好地和他说,他就会明白了吗?简直是天方夜谭。当然啰,说了就会明白的孩子也是有的。或者换一种说法,通过对话能让孩子明白道理的爹妈也是有的。但是,如果世界上都是这种明白事理的爹妈和孩子,那么根本就不会出现“怎么样去批评孩子”这样的问题。每当我在书店看见《如何去批评你的孩子》这种名字的书,我都会禁不住捧腹大笑。因为跟他说了他还是不明白,所以要打。就因为现在的人老是说什么“不可以打孩子,跟他说道理他总会明白的”,所以有些孩子到死都不懂道理。用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供孩子吃供孩子穿,还要反过来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理?


话虽这么说,但想想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们也真的是不容易。如今,如果哪个老师敲了下学生,就会立马被贴上暴力老师的标签。弄得不好,就是怒吼了学生几句,也有可能被学生的父母告到学校里来。这不是和让一个驯兽师不要挥鞭子而把猛兽调教得服服帖帖一样吗?孩子这种东西,如果你没有时不时地请他吃一顿毛栗子,他就会越来越放肆,最后甚至会骑到你头上来。因为我们放任不管,所以现在的学校必然是一塌糊涂了。以前呢,即便是在学校里挨了老师的打,回家后也绝对不会对父母说的。因为如果告诉了父母,他们会说:“你又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啦!”然后呢,你会再挨一顿父母的打。而现在的孩子呢,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去学校里告状,所以就把实话告诉父母。就这样,做老师的再也不敢打骂学生。教育环境就这么逐渐地恶化起来。因为孩子们都已不习惯遭打骂了,所以走上社会也派不了什么大用场。而现在的家长呢,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恶性循环。


自由这种东西,只有在一定程度的框架下才能成立。想干啥就干啥是一个没有框架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是没有自由的,有的只是混沌。


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因为撞上了墙壁遇到了障碍,所以会全面地发挥出来。智慧和想象力在突破了阻碍它们的那道墙时,会感受到自由的喜悦。而在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自由世界里,智慧和想象力就会完全沦落为多余之物。最后的结局呢,就是懒懒地倚靠在床上,吃着喜欢的零食,看着无聊的电视。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经常听人说现在的孩子们没有干劲和精神,那只是由此而生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封闭在一个缺乏竞争对手的世界里,沉浸在自我满足的感觉中,这样的人就是宅。而对正常的世界和正常的竞争呢,他们会用愚蠢一词来予以否定。但其实呢,只不过是讨厌输掉,只不过是忍受不了输掉后的伤痛。就这样,钻进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亚社会,找到这么一个世人都不关心的世界,然后欣喜于“知道这个世界的好处的只有我一个人”。这是在轻视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正常世界,然后陶醉于一种本末倒置的优越感中。


第三章 关系的问题

我能够为别的艺人的成功感到高兴,也是因为我不用再担心被别的艺人吃掉了。所以,我对绫小路KIMIMARO先生的走红感到由衷的高兴。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单刀直入地说“我们做爱吧”,但在过去,他们会说:“我们吃顿饭吧。”其实呢,目的不在吃饭。只是想和那个姑娘做爱而已。即便是“我们吃顿饭吧”,也不能第一次吃饭就直接去开房的,在开房之前必须经过各种繁琐的环节。等吃过了三次饭,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


不管是谁,肯定都喜欢钱的。但我妈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老是围着钱转,那他就一定是个极下品的人。如果你说这是穷人家的打肿脸充胖子,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但这种穷人的自尊心,我觉得还是需要的。人要活下去就得杀生,人要有后代就得性交,人要活得健康就得每天早上排便一次。另外嘛,人要活下去,还必须得有钱。说我喜欢钱,就像说我喜欢拉大便,这都是当然的事,说出来纯属多余。人这种东西啊,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珍惜那一张皮的尊严。我想,所谓的文化也就是一张皮的尊严吧


友谊是用金钱买不来的,这种说法也是同样道理。这不是因为用钱买友谊这种方法不对头,而是因为对友谊的含义本身没有理解。用钱买不来友谊是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问为什么,那我就会说友谊这东西本来就不存在。你想买不存在的东西,当然是买不到的啰。“你有难的时候,我一定会去帮你。我有难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来帮我。因为我们是朋友啊。”这样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友谊。这就跟黑社会里喝酒拜把子一样,其目的只是为了取得相互间的保证。保证越大越好,越多越好,所以黑社会分子都一门心思热衷于拜把子。


“如果你有难,我会随时随地来帮你。但是,如果我有难,我就绝对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样说才对呢。只有一开始双方都这样想,友谊才会成立。以前我帮过你,为什么你现在不帮我?如果你这样想,那只说明你们俩一开始就不存在友谊。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自己有难的时候也不愿意去麻烦朋友,那才是呢。总而言之,友谊就是单方面地为他人付出,而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所谓友谊,其实就是对他人的关怀。想从友谊中得到些什么,这想法本身就错了。如果从损益得失的角度来考虑,那友谊就只有损失。但是,我喜欢那个家伙。如果我知道他有了麻烦,我就想帮他。这完全是自己的一种心理,那你说可以用钱买到或买不到这种心理是否是无稽之谈呢?不经意地看一下四周,如果你觉得有一个这样的朋友,那你就是幸福的。虽然这样说有点奇怪,但我还是觉得与其说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自己去死,还不如说自己有一个可以为他献出生命的朋友,这样的人才幸福呢。人们说友谊是无价之宝,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章 规矩的问题

所谓规矩,从根本上考虑,其实就是为他人着想。不管你知道多少具体的、细微的规矩,如果你不懂得它的本意,如果你没有为他人着想的心思,那都是毫无意义的。反过来说,即便你不知道什么规矩,如果你能够事事为他人着想,那你做的事基本上也不会很不符合规矩。一个差劲的人,是完全没有为他人着想的想法的。在自己的行为发生前,先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他们原本就没有这种想法。


说到规矩,一般人很容易联想到用餐礼仪。但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是不应该被这种事情所困扰的。说得简单点,如果你使不好刀叉,那你只要请店员拿一双筷子来就行了。如果哪家餐厅告诉你没有筷子,那就是餐厅的不是。越是好的餐厅,就越会为顾客考虑。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就连法国的三星级餐厅里也准备好了筷子。


野先生真是个好人。”我又不想做好人,我想做坏人,我只想和她颠鸾倒凤。可是,被她这么一说,我还有什么戏好唱呢。我只能把好人的样子装到底。分手的时候,那个女人还要最后再刺激我一下。“以后有事就找我商量好了。”“你混蛋,谁要找你商量什么事啦,我只想和你睡觉。”这种话是说不出口的。于是,继续装下去,说什么“知道了,路上当心哦”,然后挥手拜拜,她怎么会知道我们男人有多可怜呢?不对,她应该知道的。正因为她知道,所以她才会说“你是个好人”这种话。这就是女人的狡猾之处。


大同小异的傻瓜越多,赚钱的机会也就越大。我在第二章里曾写过,现代人就像是羊一般的存在。吹响牧笛后集合起来的羊越多,牧场的管理也就越方便。收到牧笛的信号,羊群就集合起来,一起进食,一起剪毛。唯唯诺诺地过这样的生活。总之,听话的羊就是好羊。把大量的物质,推销给大量的人群,这就是在当今社会里赚钱的基本原则。食品也好,书籍也好,电影也好,弄得越肤浅越轻薄,就越能赚钱。因为这样的话,就连傻瓜也看得懂。只要把水准放低,就能大量推销。以大众为销售目标的商业,诀窍就是大量推销廉价物品,这样就能赚它个钵满盆满。说到薄利多销,以前只是香蕉大甩卖之类的东西,而现在就连知识和教育都成了薄利多销、大量消费的对象。